绿意澎湃新襄阳!看这座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的节能增效答卷
绿意澎湃新襄阳!看这座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的节能增效答卷
绿意澎湃新襄阳!看这座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的节能增效答卷当(dāng)晨光点亮鱼梁洲的露珠,当光伏(guāngfú)板奔腾电流,当新能源公交车穿梭暮色——
这座曾“缺煤(quēméi)、无油”的千年(qiānnián)工业城,正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改写命运。
襄阳,作为(wèi)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,以 “节约(jiéyuē)优先”为矛,以“最小成本撬动(qiàodòng)最大绿色效益”为盾,在汉江之滨掀起一场深刻的绿色嬗变:
工业领域,32家国家级(guójiājí)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技改投资同比增(zēng)15.2%;
交通动脉,智慧红绿灯让路口碳(tàn)排放骤降20%,千余(qiānyú)辆新能源公交年省燃料成本超千万;
城市(chéngshì)建筑,光伏屋顶与超低能耗建筑共生;
能源结构,绿电装机占(zhàn)比近60%超越(chāoyuè)火电,动力储能产业产值突破286亿元……
当可(dāngkě)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738万千瓦、当单位GDP能耗强度完成进度稳居全省第一方阵(fāngzhèn),襄阳用实践证明:
老工业基地的蜕变,不在资源禀赋,而在破釜沉舟的转型(zhuǎnxíng)智慧。
枣阳市太平镇迎驾山“风光互补(hùbǔ)”新能源基地(jīdì)的风力发电机组迎风旋转。
顶层擘画筑牢(zhùláo)绿色转型“新地基”
能源,是城市运转的“血液”,关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(fāngfāngmiànmiàn)。
去年,在襄城经济(jīngjì)开发区,96家企业正经历一场“能源革命”。
“到2024年,园区培育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5家(jiā),园区单位GDP水资源(zīyuán)、能源消耗量(xiāohàoliàng)分别下降15%、20%。”襄城经济开发区(余家湖街道)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(guǎnwěihuì)主任李超表示,园区资源产出率提高15%,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%。
骆驼华中蓄电池(xùdiànchí)循环利用组装车间。
数据见证着襄阳(xiāngyáng)巨变——32家国家级绿色(lǜsè)工厂拔地而起(bádìérqǐ),55家省级绿色工厂星罗棋布,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和国家级绿色园区打破“零”纪录,绿色制造体系试点示范数量居全省第二……
“对襄阳来说,节能(jiénéng)降碳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(bìdátí)。”市(shì)发改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阮莉莉表示,襄阳正在彻底改变大量生产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的(de)粗放发展模式,切实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,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。
打好节能(jiénéng)降碳攻坚战,顶层设计是关键。2023年,《襄阳市贯彻落实〈湖北省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实施方案〉责任分工方案》重磅出台,能耗双控(shuāngkòng)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。2024年7月,《国家碳达峰(tàndáfēng)试点(shìdiǎn)(襄阳)实施方案》继续发布,锚定清晰目标:2025年初步(chūbù)构建(gòujiàn)现代化绿色低碳工业体系,2030年基本建成。
蓝图既定,落实为要。29个职能部门迅速响应,围绕(wéirào)产业结构优化、节能潜力挖掘(wājué)等(děng)六个方面,细化出24项任务、6项创新政策,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。
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(lìyòng)车间。
同时(tóngshí),襄阳(xiāngyáng)以投资(tóuzī)为笔,绘就节能降碳新图景:以东风纳米襄阳工厂(gōngchǎng)、东风汽车股份两家主机厂为核心,73家配套企业为矩阵,构建起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板块。以新能源储能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持续壮大,2024年(nián)全市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实现产值286.2亿元,同比增长34.5%。
严密的制度设计带来亮眼成绩:“十四五”以来单位GDP能耗强度目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,完成进度(jìndù)居全省第一方阵;城市(chéngshì)及重点(zhòngdiǎn)行业低碳、循环、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,可(kě)如期完成2025年试点目标任务。
全域攻坚激活多维降碳“新引擎(yǐnqíng)”
6月18日早高峰期间,在樊城(chéng)区天元四季城路口,智慧红绿灯正上演“灯看车(kànchē)”的魔法。
东津云谷内的(de)车联网先导区运营中心。
与此同时,在襄阳市车联网(liánwǎng)运营的大屏上,448个智慧路口星罗棋布,740公里智能道路血脉畅通,一张辐射面积(miànjī)562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城市级车联网,正在(zhèngzài)构建同样的“科幻场景”。
“2022年3月(yuè)车联网(liánwǎng)运营以来,路口全时段延误时间减少超(chāo) 15%。”襄阳市车联网运营中心项目经理水鑫表示(biǎoshì),交叉口违章和事故率降低超65%,路口碳排放减少超20%,年预计额外减排25万吨以上。
在襄阳,交通动脉正在经历(jīnglì)绿色革命——
襄阳(xiāngyáng)公交集团推出带有有USB充电接口(jiēkǒu)、冷暖空调、航空座椅的“小鹿快跑”新能源响应公交。
市公交集团拥有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公交车1341台,2024年全年纯电公里达5892.9万公里(wàngōnglǐ),同比(tóngbǐ)增长(zēngzhǎng)11.68%;非电公里同比减少1028.8万公里,燃料成本同比减少1327.3万元,降幅25.74%。
截至目前,全市(quánshì)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额完成国家目标,市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7.2%。大力推进港口和靠港船舶岸电使用(shǐyòng),全市港口岸电设施总供电215艘次,总供电量(gōngdiànliàng)5905千瓦时。
重点排放行业实现低碳(dītàn)转型——
2024年,全市200个投资千万元(qiānwànyuán)以上技改项目竣工投产,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.2%。逐步将22家磷矿开采企业整合为15家,推动传统磷化工产业转型(zhuǎnxíng)升级。积极开展节能(jiénéng)监察,实现(shíxiàn)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100%全覆盖。
城市建筑已经披上绿色(lǜsè)新装——
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科技孵化中心项目(效果图(xiàoguǒtú))。
5.4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(jiànzhù)拔节生长,38.37万平米(píngmǐ)绿色标识建筑绽放新颜,370.42万平米屋顶光伏向阳而生,56.21万平方米既有(jìyǒu)建筑完成改造。
全省医院首个“水电气”综合能源托管项目落地枣阳市(shì)第一人民(rénmín)医院,综合用能成本降低(jiàngdī)近100万元;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花落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,百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同比降低18.8%。
24家企业的52个产品获(huò)国家“绿色建材标识”认证;89.7%的建筑垃圾再生为可利用的建材,94.70%的废弃秸秆变身(shēn)清洁(qīngjié)能源;2024年,我市积极争取消费(xiāofèi)品以旧换新资金,拉动消费超50亿元……
襄阳的(de)绿色转型,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循环经济蓬勃发展,全市快递网点均(jūn)配置绿色回收装置;生态碳汇持续(chíxù)发力,鱼梁洲新增700万平方米绿化,碳汇能力(nénglì)达5000吨;保康县尧治河村将矿区变景区,成为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从川流不息的(de)(de)智慧路口到光伏闪烁的工厂屋顶,从丰饶沃野的绿色革命到机关楼宇的低碳(tàn)转型,从城市废弃物(fèiqìwù)的涅槃重生到循环经济的生态闭环……襄阳不断强化全面统筹与精准发力,让每一个领域都奏响了绿色发展的强音。
焕“新”引领(yǐnlǐng)迈向绿色发展“新未来”
湖北新金洋(jīnyáng)资源股份公司再生铝车间。
在老河口市,顺博铝合金(lǚhéjīn)湖北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借助万洲(wànzhōu)电气的WOES智能优化节能系统,每年降低生产成本24.2万元,实现从传统生产到节能增效的蜕变。
“我们投入了上(shàng)亿元资金,经过了10多年摸索,才研发出(chū)了WOES智能优化节能(jiénéng)系统。”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赵世运说,通过这套系统,万洲从一个传统设备(shèbèi)制造企业,成功转型成为一个同时为用户提供设备、整体节能解决方案、持续节能服务的生产(shēngchǎn)服务型企业。
截至目前,万洲WOES智能优化节能(jiénéng)系统已经为建材、化工、冶金、医药、矿山、医院、学校等各行业(hángyè)300多家单位提供全方位节能解决方案,实现(shíxiàn)综合节能3%-30%。
推动能源(néngyuán)领域转型升级,襄阳正快速步入绿色低碳发展的快车道。截至(jiézhì)2025年5月底,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(zhuāngjī)容量(liàng)达到(dádào)738.97万千瓦,占全市发电装机总量比重59.62%,超过火电。今年1—5月,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4.7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3%,能源结构含“绿”量不断提升。
能源逐“绿”而行,推动(tuīdòng)企业向“新”而动。
麻竹高速公路保康段寺坪(píng)收费站旁的公路光伏发电板。
在宜城(yíchéng),9000多块光伏板覆盖中国能建葛洲坝宜城水泥公司厂房(chǎngfáng)屋顶,年均(niánjūn)提供464.42万度绿色电能,节约标准煤1310吨。
“不仅可以自发自用,余电还能上网。”该公司生产管理部副主任卢建新说,企业(qǐyè)还对生产线进行节能降碳改造,实现厂区内绿色可再生能源(zàishēngnéngyuán)消费(xiāofèi)占比超过40%,全年平均用能成本降低了0.07元/千瓦时(qiānwǎshí)。
高质量推进节能降碳,为(wèi)经济(jīngjì)高质量发展保留了清洁底色,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东风汽车股份(gǔfèn)有限公司铸造(zhùzào)分公司关停老厂区,投资9.2亿元打造(dǎzào)新一代绿色铸造智能(zhìnéng)工厂,车间顶部铺设的光伏板,年均发电量1125万千瓦时;华中(huázhōng)药业(yàoyè)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5G医药化工智慧园建设,依托(yītuō)物联网,企业能源消耗量降低了10%,生产成本降低了10%;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数字化冲压车间,利用智能监控系统让生产能力由130件/小时提升至580件/小时,劳动生产率提升54.8%……
更澎湃的绿电还(hái)在汉江两岸奔涌——
雅口航运枢纽(shūniǔ)工程项目投产发电,6台机组(jīzǔ)年输绿电2.52亿度(yìdù);新集水电站15万千瓦机组并网(bìngwǎng),年发电5亿度;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酣,枣阳大力华润风电钒液流电池产业园抢占新型储能产业“黄金赛道”,谷城国能长源冷集农光互补项目加快推进……
位于襄州(xiāngzhōu)区黄集镇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(zài)晨曦中迎风旋转,与光伏电站、储能站交相辉映。
节能降碳没有终点,绿色发展永不(yǒngbù)止步。
襄阳用行动诠释:每一次涡轮(wōlún)的减速、每一片光伏的闪烁、每一棵新树(xīnshù)的扎根,都在重塑着发展的逻辑。
节能增效的(de)浪潮已在汉江畔(pàn)澎湃,当每个车间、每栋楼宇、每个路口都成为绿色(lǜsè)发展的支点,2800年的古城正在撬动属于自己的绿色未来。
湖北(húběi)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(tiānxiàdàshì)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(hái)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当(dāng)晨光点亮鱼梁洲的露珠,当光伏(guāngfú)板奔腾电流,当新能源公交车穿梭暮色——
这座曾“缺煤(quēméi)、无油”的千年(qiānnián)工业城,正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改写命运。
襄阳,作为(wèi)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,以 “节约(jiéyuē)优先”为矛,以“最小成本撬动(qiàodòng)最大绿色效益”为盾,在汉江之滨掀起一场深刻的绿色嬗变:
工业领域,32家国家级(guójiājí)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技改投资同比增(zēng)15.2%;
交通动脉,智慧红绿灯让路口碳(tàn)排放骤降20%,千余(qiānyú)辆新能源公交年省燃料成本超千万;
城市(chéngshì)建筑,光伏屋顶与超低能耗建筑共生;
能源结构,绿电装机占(zhàn)比近60%超越(chāoyuè)火电,动力储能产业产值突破286亿元……
当可(dāngkě)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738万千瓦、当单位GDP能耗强度完成进度稳居全省第一方阵(fāngzhèn),襄阳用实践证明:
老工业基地的蜕变,不在资源禀赋,而在破釜沉舟的转型(zhuǎnxíng)智慧。
枣阳市太平镇迎驾山“风光互补(hùbǔ)”新能源基地(jīdì)的风力发电机组迎风旋转。
顶层擘画筑牢(zhùláo)绿色转型“新地基”
能源,是城市运转的“血液”,关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(fāngfāngmiànmiàn)。
去年,在襄城经济(jīngjì)开发区,96家企业正经历一场“能源革命”。
“到2024年,园区培育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5家(jiā),园区单位GDP水资源(zīyuán)、能源消耗量(xiāohàoliàng)分别下降15%、20%。”襄城经济开发区(余家湖街道)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(guǎnwěihuì)主任李超表示,园区资源产出率提高15%,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%。
骆驼华中蓄电池(xùdiànchí)循环利用组装车间。
数据见证着襄阳(xiāngyáng)巨变——32家国家级绿色(lǜsè)工厂拔地而起(bádìérqǐ),55家省级绿色工厂星罗棋布,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和国家级绿色园区打破“零”纪录,绿色制造体系试点示范数量居全省第二……
“对襄阳来说,节能(jiénéng)降碳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(bìdátí)。”市(shì)发改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阮莉莉表示,襄阳正在彻底改变大量生产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的(de)粗放发展模式,切实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,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。
打好节能(jiénéng)降碳攻坚战,顶层设计是关键。2023年,《襄阳市贯彻落实〈湖北省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实施方案〉责任分工方案》重磅出台,能耗双控(shuāngkòng)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。2024年7月,《国家碳达峰(tàndáfēng)试点(shìdiǎn)(襄阳)实施方案》继续发布,锚定清晰目标:2025年初步(chūbù)构建(gòujiàn)现代化绿色低碳工业体系,2030年基本建成。
蓝图既定,落实为要。29个职能部门迅速响应,围绕(wéirào)产业结构优化、节能潜力挖掘(wājué)等(děng)六个方面,细化出24项任务、6项创新政策,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。
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(lìyòng)车间。
同时(tóngshí),襄阳(xiāngyáng)以投资(tóuzī)为笔,绘就节能降碳新图景:以东风纳米襄阳工厂(gōngchǎng)、东风汽车股份两家主机厂为核心,73家配套企业为矩阵,构建起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板块。以新能源储能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持续壮大,2024年(nián)全市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实现产值286.2亿元,同比增长34.5%。
严密的制度设计带来亮眼成绩:“十四五”以来单位GDP能耗强度目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,完成进度(jìndù)居全省第一方阵;城市(chéngshì)及重点(zhòngdiǎn)行业低碳、循环、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,可(kě)如期完成2025年试点目标任务。
全域攻坚激活多维降碳“新引擎(yǐnqíng)”
6月18日早高峰期间,在樊城(chéng)区天元四季城路口,智慧红绿灯正上演“灯看车(kànchē)”的魔法。
东津云谷内的(de)车联网先导区运营中心。
与此同时,在襄阳市车联网(liánwǎng)运营的大屏上,448个智慧路口星罗棋布,740公里智能道路血脉畅通,一张辐射面积(miànjī)562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城市级车联网,正在(zhèngzài)构建同样的“科幻场景”。
“2022年3月(yuè)车联网(liánwǎng)运营以来,路口全时段延误时间减少超(chāo) 15%。”襄阳市车联网运营中心项目经理水鑫表示(biǎoshì),交叉口违章和事故率降低超65%,路口碳排放减少超20%,年预计额外减排25万吨以上。
在襄阳,交通动脉正在经历(jīnglì)绿色革命——
襄阳(xiāngyáng)公交集团推出带有有USB充电接口(jiēkǒu)、冷暖空调、航空座椅的“小鹿快跑”新能源响应公交。
市公交集团拥有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公交车1341台,2024年全年纯电公里达5892.9万公里(wàngōnglǐ),同比(tóngbǐ)增长(zēngzhǎng)11.68%;非电公里同比减少1028.8万公里,燃料成本同比减少1327.3万元,降幅25.74%。
截至目前,全市(quánshì)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额完成国家目标,市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7.2%。大力推进港口和靠港船舶岸电使用(shǐyòng),全市港口岸电设施总供电215艘次,总供电量(gōngdiànliàng)5905千瓦时。
重点排放行业实现低碳(dītàn)转型——
2024年,全市200个投资千万元(qiānwànyuán)以上技改项目竣工投产,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.2%。逐步将22家磷矿开采企业整合为15家,推动传统磷化工产业转型(zhuǎnxíng)升级。积极开展节能(jiénéng)监察,实现(shíxiàn)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100%全覆盖。
城市建筑已经披上绿色(lǜsè)新装——
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科技孵化中心项目(效果图(xiàoguǒtú))。
5.4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(jiànzhù)拔节生长,38.37万平米(píngmǐ)绿色标识建筑绽放新颜,370.42万平米屋顶光伏向阳而生,56.21万平方米既有(jìyǒu)建筑完成改造。
全省医院首个“水电气”综合能源托管项目落地枣阳市(shì)第一人民(rénmín)医院,综合用能成本降低(jiàngdī)近100万元;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花落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,百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同比降低18.8%。
24家企业的52个产品获(huò)国家“绿色建材标识”认证;89.7%的建筑垃圾再生为可利用的建材,94.70%的废弃秸秆变身(shēn)清洁(qīngjié)能源;2024年,我市积极争取消费(xiāofèi)品以旧换新资金,拉动消费超50亿元……
襄阳的(de)绿色转型,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循环经济蓬勃发展,全市快递网点均(jūn)配置绿色回收装置;生态碳汇持续(chíxù)发力,鱼梁洲新增700万平方米绿化,碳汇能力(nénglì)达5000吨;保康县尧治河村将矿区变景区,成为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从川流不息的(de)(de)智慧路口到光伏闪烁的工厂屋顶,从丰饶沃野的绿色革命到机关楼宇的低碳(tàn)转型,从城市废弃物(fèiqìwù)的涅槃重生到循环经济的生态闭环……襄阳不断强化全面统筹与精准发力,让每一个领域都奏响了绿色发展的强音。
焕“新”引领(yǐnlǐng)迈向绿色发展“新未来”
湖北新金洋(jīnyáng)资源股份公司再生铝车间。
在老河口市,顺博铝合金(lǚhéjīn)湖北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借助万洲(wànzhōu)电气的WOES智能优化节能系统,每年降低生产成本24.2万元,实现从传统生产到节能增效的蜕变。
“我们投入了上(shàng)亿元资金,经过了10多年摸索,才研发出(chū)了WOES智能优化节能(jiénéng)系统。”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赵世运说,通过这套系统,万洲从一个传统设备(shèbèi)制造企业,成功转型成为一个同时为用户提供设备、整体节能解决方案、持续节能服务的生产(shēngchǎn)服务型企业。
截至目前,万洲WOES智能优化节能(jiénéng)系统已经为建材、化工、冶金、医药、矿山、医院、学校等各行业(hángyè)300多家单位提供全方位节能解决方案,实现(shíxiàn)综合节能3%-30%。
推动能源(néngyuán)领域转型升级,襄阳正快速步入绿色低碳发展的快车道。截至(jiézhì)2025年5月底,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(zhuāngjī)容量(liàng)达到(dádào)738.97万千瓦,占全市发电装机总量比重59.62%,超过火电。今年1—5月,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4.7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3%,能源结构含“绿”量不断提升。
能源逐“绿”而行,推动(tuīdòng)企业向“新”而动。
麻竹高速公路保康段寺坪(píng)收费站旁的公路光伏发电板。
在宜城(yíchéng),9000多块光伏板覆盖中国能建葛洲坝宜城水泥公司厂房(chǎngfáng)屋顶,年均(niánjūn)提供464.42万度绿色电能,节约标准煤1310吨。
“不仅可以自发自用,余电还能上网。”该公司生产管理部副主任卢建新说,企业(qǐyè)还对生产线进行节能降碳改造,实现厂区内绿色可再生能源(zàishēngnéngyuán)消费(xiāofèi)占比超过40%,全年平均用能成本降低了0.07元/千瓦时(qiānwǎshí)。
高质量推进节能降碳,为(wèi)经济(jīngjì)高质量发展保留了清洁底色,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东风汽车股份(gǔfèn)有限公司铸造(zhùzào)分公司关停老厂区,投资9.2亿元打造(dǎzào)新一代绿色铸造智能(zhìnéng)工厂,车间顶部铺设的光伏板,年均发电量1125万千瓦时;华中(huázhōng)药业(yàoyè)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5G医药化工智慧园建设,依托(yītuō)物联网,企业能源消耗量降低了10%,生产成本降低了10%;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数字化冲压车间,利用智能监控系统让生产能力由130件/小时提升至580件/小时,劳动生产率提升54.8%……
更澎湃的绿电还(hái)在汉江两岸奔涌——
雅口航运枢纽(shūniǔ)工程项目投产发电,6台机组(jīzǔ)年输绿电2.52亿度(yìdù);新集水电站15万千瓦机组并网(bìngwǎng),年发电5亿度;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酣,枣阳大力华润风电钒液流电池产业园抢占新型储能产业“黄金赛道”,谷城国能长源冷集农光互补项目加快推进……
位于襄州(xiāngzhōu)区黄集镇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(zài)晨曦中迎风旋转,与光伏电站、储能站交相辉映。
节能降碳没有终点,绿色发展永不(yǒngbù)止步。
襄阳用行动诠释:每一次涡轮(wōlún)的减速、每一片光伏的闪烁、每一棵新树(xīnshù)的扎根,都在重塑着发展的逻辑。
节能增效的(de)浪潮已在汉江畔(pàn)澎湃,当每个车间、每栋楼宇、每个路口都成为绿色(lǜsè)发展的支点,2800年的古城正在撬动属于自己的绿色未来。
湖北(húběi)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(tiānxiàdàshì)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(hái)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